不过如果助人的实际效果达成了,忽略掉助人者「无害」的动机是不是也不坏?这么说是因为想起了之前了解到的一个一对一助贫计划,有认识的大人参与,只是为了塑造一个有参与慈善活动的形象,根本就不在意那个孩子,也就是说,都没有到意图是体现关怀或让自己 feel better 的水平,是非常直接的以钱换名。但最后那个小孩也一直受资助,从生活都成问题到考入重点大学,说是因此改变一生也不夸张了。这么一想,感觉慈善的重点不是参与人的动机有多纯洁,而是资助是否成功流到受助人的手上,普遍的「帮助」也是如此,就算是用来体现自己的洞见和觉悟,只要实际有效,也算是一个双赢结果。甚至感觉如果一味追求纯洁动机,最后也就是令需要帮助的人受助机会变少,倒不如去做些什么,即使是为了自我完成或彰显。
比较需要警醒的可能是我们这样上网手指点点转发键、复述常见的观点、将情绪发泄置于实际效用之前(但说服自己不是这样),就开始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对运动、困境里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帮助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