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carlin关于shellshock到ptsd名称演变的段子:
https://youtu.be/hSp8IyaKCs0
@hiromst
蛮有启发性的信息,委婉的(或者说学术化的?)用词确实提高了普通人的理解成本,也可能让患者不能直接意识到自己已经符合某些症状了。
这些我不太确定:shellshock 和 PTSD 含括的范围虽然有紧密重叠,也有一个时间上的变迁(或者说是「由来」?)关系,但前者是贴合战争受害者的,后者是一个医学名词,把更多的症状放进去了(被绑架、强奸等等),好像也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许这里的核心议题是关于这种变迁和定义改变的合理性。感觉大陆流行语里的情况像是我们没有前面几个不那么委婉的 options, 同时可用的词汇又被过度娱乐化(我觉得与简单的夸张或者去医学化的情况还是不太相似),结果上是不是也达成了一种 unintentionally concealing reality? 「PTSD -> shellshock」和「xx PTSD -> [xx phobia]/PTSD」的主张我觉得是类似的,都是反对语言习惯导致的 truth hided
btw 看你在之前的回复里提到「宫颈糜烂」好像也有类似的困境,确实不太了解是个什么情况,知乎搜了一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唐突回复了抱歉,感到被冒犯或者困扰的话随便进行关系操作就好。
有点长所以折叠了
@hiromst
没错,医学类的信息在网络上确实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而在大陆,信噪比好像又低了,变得具有一些特质或者在某些方面更严重。比如因为搜寻手段的限制,只能用百度之流的搜索引擎,莆田医院可能会出现在搜寻结果的前列,又或者微信公众号、知乎一类平台,很多未加验证的非科学类回答流散在上面,都会加大普通人获得信息的成本,这一点上大部分医学疾病可能都会受此影响,而中国人对于感冒这么简单的疾病的认知都可能有很明显的分歧,比如吃药问题和对抗生素的理解等等。
但我觉得他那一条的主旨似乎不是在说 PTSD 是「唯一的」「最严重的」疾病,也没有以此 validate 避免误用的主张,而是在强调它的特性,也就是因为规模性的娱乐化误用才导致了「特殊的」窘境。在我来看主张其实不是「完全避免使用 PTSD/只有患者才可以使用精神疾病描述」,所以不包含对「夸张」和「去病化」的反对。比如在 Twitter 上其实可以看到英文使用者描述日常用到 PTSD, 被导师打压、同事排挤之后描述自己的状态,这是一种夸张,但是对于大众认知不怎么有害,因为对把糟糕的事件/经历比作 trauma, 是较为自然的比喻,就好比有人会说,「读博就是一场战争」,而一个人说自己读博读出了 PTSD, 其实你能知道他在说什么,也不会产生对 PTSD 性质、严重程度的误判。这和原 toot 里「心脏病」的情况是类似的,即使很多人会在受到惊吓之后夸张道「吓死了,我心脏病都要发作了」,也不会过度影响大众对于这一疾病概念的认知──如果有人严肃声称自己患有心脏病,我们不会不当一回事。在这个和与此类似的例子上,那些夸张的言论是没有增添理解、交流、去诊断的多余成本的,而大陆流行语里的「xx PTSD」这种用法是会混淆大众认知的,将本来 xx phobia 的症状按在了 PTSD 身上,这是会增大包括各种成本的,所以是一个性质上的区别,而不是严重程度上的。我也赞成的一个观点是,没有什么疾病是应该天然占有更多讨论和关注权的,但 PTSD 这样因娱乐化使用而在现实或应该严肃的场合多了几分不常见的困扰的疾病,确实有一些特殊的苦恼,而原 toot 就是针对那些将其和很多疾病对比来反推「为什么这个病大家也会说,PTSD 就不行」的观点
(发散地写得有点多了,看起来很像是力求说服人,但随意就好,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