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mug boosted

关于白话文中的「了」。 

比如说「我借到了那本书」或者「我借到那本书了」,「了」都是表示完成「借到那本书」的动作。尽管「了」的位置不同会造成语气不同,但在上面两个句子里的语法作用应该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就不能说「我借到了那本书了」,两个「了」字同义重复。

但是,像「我已经吃了两碗饭」这样的句子,有时候会觉得句子这样结束有点生硬,就想把「了」放到后面缓和语气。然而这样改成「我已经吃两碗饭了」,读起来就觉得生硬。最符合我语感的其实是「我已经吃了两碗饭了」,但这样就像上面说的有语病。总之,在我的印象里,单字的动词和「了」搭配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想到的一种解决办法是「我已经吃过两碗饭了」,把单字动词化成双字。但这样又有问题,一则「过」也表示完成,不知道是否会和「了」有语法冲突(虽然「吃过了」这种说法在口语中随处可见);二则这也不是万能的解法,像「我借过那本书」和「我借了那本书」的意思不同,后者意味着现在那本书还在我手上,前者则未必。这么想来总觉得为了语气通畅,宁愿违背语法写「我已经吃了两碗饭了」这种句子。

​mug boosted

#石家庄
刚才跟我妈视频聊了聊,我家附近的超市根本就不外送,打电话过去也没人接,还好家里吃的东西都够撑一段时间的…… 现在快递外卖全停了,可能也有别的小区都有这个问题吧orz 听说有的超市会到小区门口现场卖吃的喝的,希望可以推广
今天公交地铁出租全停了,我婶还在发愁后面出门上班能不能找到拼车的同事……
还听说有的宠物店里的宠物两天没人喂了,店主急得不行可是根本出不了门
唉都是似曾相识的事情,虽然我本来也没抱什么期望,然而再次听到还是很无力……

@kiokio 原因找到了,是我不认识日文,不知道点哪里是下一步 :pepehands:

@turquoise 尤达大师像山东人这个梗也说过我

​mug boosted

✧ 關於今天在TL看到的「金賽量表」✧

是這樣的,金賽量表 (Kinsey Scale) 本身並不是一個測試,而是Drs. Alfred Kinsey, Wardell Pomeroy 和 Clyde Martin這幾位學者為了打破社會對於性向的固有印象和二元論(非直即彎、bi-erasure等等)所開展的千人訪談調查,來說明性向是一個不絕對固定的光譜,且有可能隨著時間有一定變化。所以,kinsey scale不是「量表」或者「測試」,而是一個總結量化訪談調查結果的表格。也就是說,官方的「金賽量表」或者「金賽測試」是不存在的,金賽等人沒有出過一套官方的測試題來幫助測試者判斷性向。
引用一點官方網站上的句子: "An official Kinsey ‘test' does not exist, which is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and many tests across the web. The original Kinsey research team assigned a number based on a person’s sexual history." [1]

Kinsey的研究分別在1948年和1953年發表,後來的70年間,人類對於性別和性向光譜的研究又有了很多長足進展。這個研究雖然在當時很ground-breaking,但放在現在其實局限性已經很高了。

所以今天轉到毛象的所謂「金賽量表」測試的參考性很低,一是因為金賽根本沒出過測試,二是因為研究本身都已經來自七十年前了。這個來自Vistriai.com的測試 [2] 是搭網頁的博主根據金賽的「思想」自己編纂的(ta同時還編纂了Vistriai's Gay Test 和 Vistriai's "Gaydar" Test)。測試頁面的開頭也說了: "While there was originally no test, it was just inferred from interviews, I have created a test that seems to have good predictive power."

既然這個測試的credibility這麼低,所以無論測出什麼結果,不管是「無法歸類」還是跟自己平常的預想不一樣,大家當個參考別太當真就行了。即使單看這個測試的構造它其實也很有問題,從開局就不給non-binary選項,到只有13個問題而且都只有true-false(再到這個測試開頭的兩句話裡有不下三個語法錯誤和typo...)它作為一個測試本身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叫它「金賽量表」只是套了一個權威的名字。

而且說實話,當一個平常就會大量思考/討論性向問題的群體,同時發現一個「性向測試」測出來的結果跟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大多都不一樣,或許說明這個測試不大行...? x

[1]: kinseyinstitute.org/research/p
[2]: vistriai.com/kinseyscaletest/?

@konatasick 没关系,她今天在用拼音,现在是 Typo Science 领域首席科学家

@ooorange
> 所以直接輸入jymuoyu.com會轉到另一個網頁

我是会跳转到👇🏻 ,这个不是期望的页面吗?

@kiokio 俏压过大,大家都担心自己因为不好笑而被站长 suspend

以后「有没有咬过塑料吸管」就会变成像「有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直接使用过 Google」一样的出生年代检测题?

Show thread

@iam 花了一块五买可降解塑料袋的我特地找了个表情来表达悲伤 :pepehands:

没含着金汤匙出生不要紧,可以含着纸吸管出生。

Show thread

以后隔代人之间会出现「塑料代沟」的吧,会有的吧?

Show thread
Show older
兎丸道館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