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我愈来愈像一只画地为牢的老鼠。我时常修缮这座由自己亲手构建的监牢,一旦它迸裂出缺口令我有逃出升天的危险。」

看了《曼克》,讲述的是《公民凯恩》的剧本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故事。

最后的对手戏是公民凯恩原型──赫斯特被加里·奥德曼饰演的曼克醉酒在宴会上公然大型嘲讽之后,一路「护送」请他离开。伴随着阴沉吊诡的配乐,赫斯特借猴子与手风琴艺人的寓言对曼克反唇相讥。

扮演赫斯特的是查尔斯·丹斯,也就是《权力的游戏》中老狮子泰温·兰尼斯特的演员。此时,我脑海里全是泰温硬狠狠地念「兰尼斯特,有债必还」的样子,生怕他从暗处摸出一柄寒亮亮的利器把曼克一剑穿心了……

曾几何时,我对于回到故乡这件事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兴奋。

据传,承办海南电影节的万达影城把展映片《怪鱼物语》作退票处理,只因其与最近卷入「辱华」风波撤下院线的《怪物猎人》片名相似。[1] 另外,也有观众反映影厅存在装修味未消,仍然弥漫甲醛味的问题。[2], [3]

有够不行 :ablobnervous:

[1] douban.com/people/68499588/sta
[2] douban.com/people/qijiuzhiyue/
[3] douban.com/people/flxjp/status

​mug boosted

.............................操。

我弹的不是钢琴,是琵琶。第一天去琵琶老师家看手,老师拿起我的左手说,你的小指长度不够,走不了专业。但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先学着吧。就学了。
琵琶的演奏技能里有一条是左手拇指不能离开琴的背板,剩下的四指完成四到五个音的跨度。但因为我的手小,每次跳到第五个音是拇指就要动,只要我一动,我的琵琶老师就会说我。为了不让左手拇指离开琴背,我只有硬拉,现在我的左手拇指和小指打开后能到180度,我的右手只有120度左右。
后来练到六七级的时候,和老师闲聊到指法,老师说有一个轮指指法是同时轮四根弦,但这个指法只有一位男演奏家可以做到,女性最多只能轮三根弦,所以这首曲子的这个版本只有他可以完成。

腿上好多伤都在慢慢痊愈,痒痒的 :saltamoto022:

​mug boosted

我所说的是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所能做到的,但依然会有很多人认为这很复杂,这是容易理解的。

但我要说的是,复杂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当前的科技产业是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发展的,少数人为了最大化的利润侵害了其它人的自由,使得人们基本的权利,例如免于监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普通人必须在简单易用和放弃个人自由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然而自由本就不应该是与简易相冲突的,人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出另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中,即便是没有什么计算机基础的老头老太也可以轻易地买到一个不去主动监视他的设备,他所安装的App既不会去索求75条权限,也不要求他绑定身份证验证现实身份,他不会担心上午和朋友聊到了某个话题,下午手机便自动跳出与之相关的广告,更不用担心今天访问了政府封禁的网站,明天就会被警察拜访。

隐私权应当是基本人权,如果一个社会中只有少数专家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多数人的人权就得不到保障。在科技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普通人根本不需要花这么多的精力捍卫他们的基本权利,但遗憾的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这些基本权利都成了奢侈,这既是因为技术公司为了逐利不择手段,趁着人们不注意制造了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也是因为普通民众对此缺乏重视,过于轻易地就让它们绕过了法律和民意等多重屏障。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对于新技术有一种迷信,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能解决已有的一切问题。但实际上技术并没有这个能力,而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本身反而会造成新的问题。 当下的现状若想真正地得到改变,归根结底,也只有靠大环境的改变。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当前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有害于社会的,并且利用民主制度的力量将其扭转,才可能在新的时代下重新夺回本有的自由。

更为长远地看,光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还不够,因为每出现一种新技术,社会都要花上几代人的时间来适应,技术革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总有一天社会不再能跟得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的盲目发展会导致权力的失衡,最终摧毁自由本身。因此,在解决眼下问题的同时,我认为人们还应该摒弃对于技术的迷信,以一种审慎的态度面对技术革新。也许人们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技术发展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而不是让社会成为技术的仆从。只有当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其余部分的发展达成了一种平衡,可持续的社会才是可能的。

Show thread

又进一球,我已开始怀疑 OGS 现在策略是上半场故意摆烂中场调整显得自己是战术大师

Show thread

又反超了?连扳两球?这什么球队……进第一球我还觉得丑陋 1 分也不错

Show thread

人家看比赛吃夜宵都是看球下饭,我看 :manutd: 比赛连牛肉粉丝汤都不香了

今天喝到冰博克厚牛乳波波了吗?没有

今天天气真好,穿过公园,从相亲角、湖中小船、抽陀螺的大爷感受到了勃勃生机……

​mug boosted

:blank::blank::blank::smb_bws1::smb_bws2::blank::blank::ax_SMB1:
:blank::m_SMB::blank::smb_bws3::smb_bws5::blank::rope_SMB::FFloor_SMB:
:FFloor_SMB::FFloor_SMB::bridge_SMB::bridge_SMB::bridge_SMB::bridge_SMB::bridge_SMB::FFloor_SMB:
:FFloor_SMB::FFloor_SMB::blank::blank::blank::blank::blank::FFloor_SMB::princess_peach_bounce:
:FFloor_SMB::FFloor_SMB::lava_SMB::lava_SMB::lava_SMB::lava_SMB::lava_SMB::FFloor_SMB::FFloor_SMB::FFloor_SMB:

​mug boosted

關於袋鼠肉你們要知道的:

0、袋鼠肉可以吃;

1、澳大利亞似乎是唯一一個,放到國徽上的動物(袋鼠和鴯鶓)都可以吃的國家;

2、袋鼠肉歷來就是澳洲土著的主食。1980年在南澳被允許合法人類食用,在其它一些州在1993年之前還只是被允許做寵物食品;

3、澳洲最大的超市就有賣袋鼠肉,肉餡最便宜,$8/kg,還有肉排、香腸;

4、個人感覺肉質的粗糙程度,介於牛肉和馬肉之間,但味道有點冲,我不會常吃(也不比其它肉便宜);

5、袋鼠肉很健康的,幾乎沒有肥肉。各種有益的氨基酸;

6、我確實見過有澳洲白人日常吃袋鼠肉,用袋鼠肉餡炒熟拌pasta醬料做意粉;

7、我第一次從澳洲會大陸帶的手信,就是3kg各種袋鼠肉,當晚和小夥伴們用中餐模式料理吃了;

8、並沒有關於袋鼠的畜牧業,所有袋鼠肉的來源都是野生袋鼠;

9、但這不意味著日常殺袋鼠合法,殺袋鼠取肉要在指定的區域裏,需要專門的許可證和肉質檢測;

A、一定區域裏,袋鼠繁殖超過一定數量后,也要殺掉保持物種平衡,日常殺掉的袋鼠數量其實是高於市場對肉類的需求的,所以很多只是殺了抛尸;

B、除了雪梨墨爾本城區實在太大外,其它城市袋鼠在CBD蹦躂,是很常見的事;

C、啊上一條和袋鼠肉無關,跑題了,好吧曾經有袋鼠頭上插著一支箭逃到 Canberra 市中心,引起軒然大波;

D、保險公司統計,Canberra 是因爲車子撞袋鼠而理賠比例最高的地區;

E、車子撞動物導致的理賠事故中,Kangaroo 84%、Wallaby 5%、Wombat 2%、Deer 2%、bird 1%;

F、最後,最重要的,逗貓秘笈:貓超喜歡吃袋鼠肉!我發現這一點后安利過無數只貓,愛吃率100%,有朋友拿著我送的肉餡回家孝敬貓,貓吃瘋了,不停地吃,吃不下跑到一邊吐出來,回來繼續吃……

Show older
兎丸道館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