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这让大家都变得激进、剑拔弩张,因为现实生活被硬性限制了,无奈之下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认真程度在网上的争论里,这种情况也可能让我人格上的问题更突出了,毕竟很多成本实际上被降低,许多问题行为变得更轻易,于是本来就糟糕的我还变成了更糟糕的人。
再来是,如果没有 COVID,我应该正抱着大美女亲亲,可能就不会分出自己的现充时间吵架,爱之类的确实是能让我不那么差劲的东西,我也可能不会那么在意其他人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新见解,在他们对象为 null 或者不美的情况下?大美女怀抱里的我原地犬儒,岁月静好,科科
热柠咖我没喝过,喝过星巴克的气炫冰山美式,居然加 tonic,味道有点不能接受
https://www.starbucks.com.cn/menu/beverages/modern-mixology/sparkling-espresso-tonic/
感知到的也不是什么传达「活在当下」的鸡汤故事。我为之心颤的画面是:有些灵魂,看到了自己科学家导师的伟绩,便有了「火花」;有些灵魂,尝试当消防队员救火之后,出现了「火花」;还有些灵魂,仅仅是被足球砸中头,「火花」便绽亮在胸口。但 22 做什么都无精打采。
这是一部我不会参考大部分关注的影评人的影片,观影量从一两千到七八千部不等的影迷们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观影,说有被「缺乏热情」折磨过我都不太愿意相信。不同的人投射的角度和感知到的东西差太多了,看完我只在想好不容易找到「火花」的 22 会降生在哪,如果是看不到自由女神的地方,生活的主调不是感受而是逃离,他会不会发现有些东西是用体验券才新鲜有味,还能不能从日常里感知出细微的美好,而不陷入人生的茫茫然里。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影片交出的答案,但确实是由它引发的思索。一段精心构绘、充满巧合、百转千回的经历只能让 22 好不容易有了降生的动机,难以期望具有如此人格的灵魂在地球上诞生,能够又幸运地拥有多么绚烂激昂的人生。而如果人格能够以坐标定位,总觉得「如此人格」与我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