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轮微信“对骂群”的爆发,是不久前NBA总决赛中骑士与勇士的激战。骑士勇士连续四年相遇,球场内的恩怨情仇蔓延到粉丝的生活。双方粉丝建了一个群,扎堆儿开骂了。
> 目前,这个最初的对骂群遭到举报而解散,但其带来的影响没有终结。记者查询发现,“红锅和鸳鸯锅”“喜欢花椒和讨厌花椒”“微辣中辣和特辣”“全键盘和九宫格”“九零后和零零后”“麦当劳和肯德基”“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快手和抖音”“情侣和单身”……这样的对骂群层出不穷。
我看某站的终极形态就应该是这种对骂群「你们这群吃青椒的 xx」「喝百事可乐是不是没有味觉」「澳门 No. 1」「用『回復』代指 reply 的键盘给我扣了 ok」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搞一个呢
@fivestone 让我想起了微信有一段时间兴起的「对骂群」
感觉 https://trakt.tv 没有很好用。
高度数位国家爱沙尼亚,原来「.ee」域名来自这样的地方
「谣言」会戳到他们的 G 点,那说是「bullshit」会不会感觉好一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ndolini%27s_law
大概八九年前,我在北京在一元公社和同语抱着一腔热血做志愿者。一元公社当时会没事干组织一些线下沙龙,女权主义讲座什么的。来讲的人有公安大学和政法大学的教授,都是妈妈辈姥姥辈的女权主义者。去过一次是一个公安大学的奶奶讲女权主义,非常粗浅的概念,通过玩游戏教大家关于刻板印象,男的也可以温柔带孩子女的也可以雷厉风行搞实业。一元公社当时在柳芳站旁边的一个小公寓里,讲座就在客厅进行,大家在大桌子周围围坐一圈对着墙角的小白板。来听的人很多都是男的,也是周末没事做看到豆瓣同城活动就来了,很多在之前都没听说过女权这个词。讲完会有讨论环节,大家各有各的观点吵吵的很厉害,说到激动处还当面吵起来。沙龙结束的时候一个四十多的东北大哥说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活着么多年第一次想这些问题,今天的沙龙真是让他醍醐灌顶。然而随着这十年各个方面的收紧,一元公社、女声和这种线下沙龙都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很多人去批评网路男女对立,不会好好讨论问题只会对骂,但是难道不是因为可以真正讨论问题的渠道都被堵死了么?不可以集会,不可以沙龙,不能去面对真正的人,只剩下最单调最抽象最无法表达清楚的互联网,对骂和站队不在这样的土壤滋生才是有了鬼。
问:https://bangumi.tv 是不是很成熟的服务?有无审查呢?(随便搜了一下,《南方公园》都是有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