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mug boosted

Heads up: If you run your Mastodon server from what was previously known as the "master" branch you'll need to switch to the "main" branch

但不能是甜口的,甜口的东西不酷,不反派

Show thread

看来我哪一天要重新挑战苦瓜,这样我苦瓜青椒香菜都吃,很有反派做头。

@turquoise 我已经捅过了,觉得还好耶,比捅喉咙舒服多了

某人空口鉴病冒犯到精神分裂患者(判断一个有攻击倾向的用户可能是「精神分裂」),这种言行的不合理不用任何主张辅佐都很明显吧,还好意思把 DM 对话截图发出来(这么做是可以的吗?),人家觉得你是个温柔的人和觉得你这个行为不恰当矛盾吗?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朋友问是不是存在截他人未公开嘟文发到聊天群组里的情况,所以去协助调查了,至少在我们这里,不存在。中途看到控诉人与他人的对话:

eldritch.cafe/@candyinred/1055
mastodon.yyyyy.world/@shitai/1

如果这里说的是之前注册于 o3o.ca 的辛巴君,是的,他与我们之前不认识。他出来表明与我们不是朋友关系是针对有人「抱团」的指责,于是就说,我们事先是不认识的(像今次的日抛奶油猪一样,有人又指责是「抱团」)。但之后与辛巴有沟通,他也在赌站注册玩了一下,鉴于有之前的互关已经在对乔乔的 DM 里指责(断定)过辛巴销号是因为我们让其受到了「二次伤害」,所以再次询问了,他表明这是「揣测我的行动逻辑」,并肯定了销号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的原因。

争论里,一旦出现「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钱」的诬告与指控,也就该打住了,「自证清白」是不必要的,是可笑的。但看到他人无端的臆断,难免火上心头,这比对我们人品的指责还要让人愤怒,因为其中裹挟了不真实的论据。包括某人,为了其心理健康,我就不说是谁了,如果没有看到,坐视其胡言乱语,除了已有的指责,赌站人还要被加上「嘲笑香港民运」乃至是「利用『支那』辱华并发起嘲讽性投票」的罪名,后果悚人。

这样轻飘飘的无中生有,是反智、低劣、可怖的。祝愿大家、大家的家人,不要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装进口袋,押进大牢。

​mug boosted

#0基础Misskey搭建 我写完了!!!放在 @ShyKana kana酱搭的wiki站点上了(不好意思,不请自来,我太懒了不想搞blog)。
有点长,从购买域名、vps,dns解析到最后建站的流程都写了,我也不确定这算不算真正的0基础,但是我本人是这样一步步从不懂coding不知道vps的小白走过来的。
接下来可能还会写一点关于Misskey的使用心得,应该也会放在那里吧(请kana允许我在上面更新www)
献上教程地址:wiki.iroiro.party/doku.php?id=
收工

@ooorange 太容易犯蠢了,我前天还去面包房在明明有储值卡的情况下刷了微信 :blobcatgooglytrash:

我干了一件终极蠢事:本来想把一条 toot 的内容复制保存然后删掉,结果脑抽点了 Copy link to toot 之后直接删了,在笔记本里粘贴的时候跳出来的只有一个链接,我就知道,没了

恢复机动性的 Pogba 真的很强

有点长所以折叠了 

@hiromst
没错,医学类的信息在网络上确实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而在大陆,信噪比好像又低了,变得具有一些特质或者在某些方面更严重。比如因为搜寻手段的限制,只能用百度之流的搜索引擎,莆田医院可能会出现在搜寻结果的前列,又或者微信公众号、知乎一类平台,很多未加验证的非科学类回答流散在上面,都会加大普通人获得信息的成本,这一点上大部分医学疾病可能都会受此影响,而中国人对于感冒这么简单的疾病的认知都可能有很明显的分歧,比如吃药问题和对抗生素的理解等等。

但我觉得他那一条的主旨似乎不是在说 PTSD 是「唯一的」「最严重的」疾病,也没有以此 validate 避免误用的主张,而是在强调它的特性,也就是因为规模性的娱乐化误用才导致了「特殊的」窘境。在我来看主张其实不是「完全避免使用 PTSD/只有患者才可以使用精神疾病描述」,所以不包含对「夸张」和「去病化」的反对。比如在 Twitter 上其实可以看到英文使用者描述日常用到 PTSD, 被导师打压、同事排挤之后描述自己的状态,这是一种夸张,但是对于大众认知不怎么有害,因为对把糟糕的事件/经历比作 trauma, 是较为自然的比喻,就好比有人会说,「读博就是一场战争」,而一个人说自己读博读出了 PTSD, 其实你能知道他在说什么,也不会产生对 PTSD 性质、严重程度的误判。这和原 toot 里「心脏病」的情况是类似的,即使很多人会在受到惊吓之后夸张道「吓死了,我心脏病都要发作了」,也不会过度影响大众对于这一疾病概念的认知──如果有人严肃声称自己患有心脏病,我们不会不当一回事。在这个和与此类似的例子上,那些夸张的言论是没有增添理解、交流、去诊断的多余成本的,而大陆流行语里的「xx PTSD」这种用法是会混淆大众认知的,将本来 xx phobia 的症状按在了 PTSD 身上,这是会增大包括各种成本的,所以是一个性质上的区别,而不是严重程度上的。我也赞成的一个观点是,没有什么疾病是应该天然占有更多讨论和关注权的,但 PTSD 这样因娱乐化使用而在现实或应该严肃的场合多了几分不常见的困扰的疾病,确实有一些特殊的苦恼,而原 toot 就是针对那些将其和很多疾病对比来反推「为什么这个病大家也会说,PTSD 就不行」的观点

(发散地写得有点多了,看起来很像是力求说服人,但随意就好,见谅)

Show older
兎丸道館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