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mug boosted

無聊投票,描述都懶得寫

@basorexia 只是我真的没什么学识! :blobcatgooglytrash: 随意就好! :blobcatfingerguns:

​mug boosted

发现在微博介绍和分享某个东西,要人点击链接到源点去看,绝对会被限流……验证了好几次只要放了外链,就很少人看见并转发点赞,现在只能去掉https,只贴名字像via(经由)、H/T(脱帽致敬)。看来因为那道墙,中国国内app和网站的封闭感是越来越严重了,很多年轻的网民对于「超链接」这个概念已经很陌生,只限于app内循环,圈地给营销号嚼碎了喂饭,就算点击了,也经常打开很慢,找不到网页,「超链接」在墙内趋向消亡。

运营媒体就是不停地分享其他人的作品,好好地说明出处不光是推广原作者,回溯分享目的,也是观众(读者)的权利,让他们去深入了解,或者是知道更多细节,「超链接」曾经为网络创建了那么多乐趣,能让大家看见作品并回到作品的源头,可惜现在以微博为表面可见的那个样子——再探究下去就是中国的数字极权统统剥夺了信息权利。

@rodot 我支持 🙋🏻‍♂️
> 但是 Mastodon 真的有内地人嗎
我不就是吗,请阅读本人 profile 第一个 label :blobcatthumbsup:

武装你的实例 Step 1:
copy 这个表情 :ablobaww:

@turquoise 本来换了个练气功白熊,惨遭 @kiokio 霸凌,被说是在上厕所,遂换之 :pepehands:

果然还是得先看清需求再搭服务,明明 Google Drive 的 15 G 容量我根本就用不完何必搭什么 Nextcloud

@auis 明明兔兔睡着之前还有刚睡醒的时候更迷迷糊糊 :usamaru13:

「回复」这种东西,我希望自己当作带有「提到」(@)、与其他 toots 具有话题和数据上(会构成讨论串)的关联性的一种 toot,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什么自身可以改进以让他人感觉更好的地方,大概是可以在回复的时候适时地移除提到的人,同时不要默认提到的人数量不为 0,就像我们经常把提到三个人移除到只提到回复的这个人一样,可以把回复对象的名字也移除──如果觉得不必提醒他查看自己的回复。

每个人都具有对自己 toot 的操作权利,如果你希望与某一条断开,也有删除自己的 toot 这一选项提供给你,但最好不要期望「删除他人的评论」,「评论区」这一概念不应该在这里被承认,每一条 toot 也不是一则「帖子」。

@basorexia 不学无术的我怎么受得起「老师」一名 :blobcatgooglytrash:

@lucia99
D: <- 头顺时针旋转90度看
就是磁盘的慌乱程度

如果不是阿里森,曼聯值得三分。

@zero 有一球處理好了就是半單刀,他給趟大了,看得我急

@zero 拉十打单箭头的風格就是這樣的 :blobcatgooglytrash:

@rodot
> 长得像终端
too geegeegeegeegeegeegeegeegee
k
真CS人就是你 :jokebearthumbup:

刷 TL 突然觉得有一段(两条嘟文)我一定梦到刷过,还 boost 了其中一条,但我现在没有 boost,是不是世界线要在此分裂了

Show older
兎丸道館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