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manutd: 這第一名的位置可能五天後就交回去,但反正挺不容易的(圖二是排名變動表)。

為啥沒有 .cup 或者 .up 之類的 TLD,羨慕 @fivestone 能買到 fivest.one 這樣的域名。 :blobcateyes:

> Because of the reasons listed above, Twitter will shorten URLs you post on Twitter. You cannot opt out of link shortening.

讨厌讨厌

Show thread

我觉得 Mastodon 卓越之處之一是沒有 t.co、 fan.fo 或 douc.cc 這一類 SNS 平台的自動 url-shortener,保持了 URL 的原樣,是 m.cmx.im/[...] 还是 o3o.ca/[...],一目了然。

这两天关于「姐姐」的争论真让人头疼,使用长毛象过滤器功能,可以让你眼不见心不烦。

配置好 forwarder bot [1],启用。然后:

<error><ret>1203</ret><message>为了你的帐号安全,此微信号不能登录网页微信。你可以使用Windows微信或Mac微信在电脑端登录。Windows微信下载地址:pc.weixin.qq.com Mac微信下载地址:mac.weixin.qq.com</message></error>

看了一下,原来不算偶发:
> 自 2017 年中旬以来,陆续有用户报告其微信网页版登录被腾讯封禁。表现为用任何方式登录微信网页版提示「当前登录环境异常。为了你的账号安全,暂时不能登录 Web 微信。你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 Windows 微信登录」或类似的提示。大部分用户会在封禁后一天到三个月内解封,不同用户的解封耗时不同。据观测,仅有约不足一成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被封禁。该封禁不影响其他客户端的登录。目前封禁的原因尚不明确。[2]

微信 🖕🏼

[1] github.com/ehForwarderBot/ehFo
[2] github.com/ehforwarderbot/efb-

睡了一下被装修吵醒了要么我今天就不睡了 :pepehands:

没有 StackOverflow 我的人生要怎么办 :pepehands:

反基因方程式!战胜你的基因惯性。

​mug boosted

关于白话文中的「了」。 

比如说「我借到了那本书」或者「我借到那本书了」,「了」都是表示完成「借到那本书」的动作。尽管「了」的位置不同会造成语气不同,但在上面两个句子里的语法作用应该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就不能说「我借到了那本书了」,两个「了」字同义重复。

但是,像「我已经吃了两碗饭」这样的句子,有时候会觉得句子这样结束有点生硬,就想把「了」放到后面缓和语气。然而这样改成「我已经吃两碗饭了」,读起来就觉得生硬。最符合我语感的其实是「我已经吃了两碗饭了」,但这样就像上面说的有语病。总之,在我的印象里,单字的动词和「了」搭配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想到的一种解决办法是「我已经吃过两碗饭了」,把单字动词化成双字。但这样又有问题,一则「过」也表示完成,不知道是否会和「了」有语法冲突(虽然「吃过了」这种说法在口语中随处可见);二则这也不是万能的解法,像「我借过那本书」和「我借了那本书」的意思不同,后者意味着现在那本书还在我手上,前者则未必。这么想来总觉得为了语气通畅,宁愿违背语法写「我已经吃了两碗饭了」这种句子。

​mug boosted

#石家庄
刚才跟我妈视频聊了聊,我家附近的超市根本就不外送,打电话过去也没人接,还好家里吃的东西都够撑一段时间的…… 现在快递外卖全停了,可能也有别的小区都有这个问题吧orz 听说有的超市会到小区门口现场卖吃的喝的,希望可以推广
今天公交地铁出租全停了,我婶还在发愁后面出门上班能不能找到拼车的同事……
还听说有的宠物店里的宠物两天没人喂了,店主急得不行可是根本出不了门
唉都是似曾相识的事情,虽然我本来也没抱什么期望,然而再次听到还是很无力……

​mug boosted

✧ 關於今天在TL看到的「金賽量表」✧

是這樣的,金賽量表 (Kinsey Scale) 本身並不是一個測試,而是Drs. Alfred Kinsey, Wardell Pomeroy 和 Clyde Martin這幾位學者為了打破社會對於性向的固有印象和二元論(非直即彎、bi-erasure等等)所開展的千人訪談調查,來說明性向是一個不絕對固定的光譜,且有可能隨著時間有一定變化。所以,kinsey scale不是「量表」或者「測試」,而是一個總結量化訪談調查結果的表格。也就是說,官方的「金賽量表」或者「金賽測試」是不存在的,金賽等人沒有出過一套官方的測試題來幫助測試者判斷性向。
引用一點官方網站上的句子: "An official Kinsey ‘test' does not exist, which is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and many tests across the web. The original Kinsey research team assigned a number based on a person’s sexual history." [1]

Kinsey的研究分別在1948年和1953年發表,後來的70年間,人類對於性別和性向光譜的研究又有了很多長足進展。這個研究雖然在當時很ground-breaking,但放在現在其實局限性已經很高了。

所以今天轉到毛象的所謂「金賽量表」測試的參考性很低,一是因為金賽根本沒出過測試,二是因為研究本身都已經來自七十年前了。這個來自Vistriai.com的測試 [2] 是搭網頁的博主根據金賽的「思想」自己編纂的(ta同時還編纂了Vistriai's Gay Test 和 Vistriai's "Gaydar" Test)。測試頁面的開頭也說了: "While there was originally no test, it was just inferred from interviews, I have created a test that seems to have good predictive power."

既然這個測試的credibility這麼低,所以無論測出什麼結果,不管是「無法歸類」還是跟自己平常的預想不一樣,大家當個參考別太當真就行了。即使單看這個測試的構造它其實也很有問題,從開局就不給non-binary選項,到只有13個問題而且都只有true-false(再到這個測試開頭的兩句話裡有不下三個語法錯誤和typo...)它作為一個測試本身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叫它「金賽量表」只是套了一個權威的名字。

而且說實話,當一個平常就會大量思考/討論性向問題的群體,同時發現一個「性向測試」測出來的結果跟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大多都不一樣,或許說明這個測試不大行...? x

[1]: kinseyinstitute.org/research/p
[2]: vistriai.com/kinseyscaletest/?

以后「有没有咬过塑料吸管」就会变成像「有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直接使用过 Google」一样的出生年代检测题?

Show thread

没含着金汤匙出生不要紧,可以含着纸吸管出生。

Show thread

以后隔代人之间会出现「塑料代沟」的吧,会有的吧?

Show thread

搭了个 Nextcloud 想替代 Dropbox 可怜的 2G 免费容量,用来同步 KeePass database 之类的,但在 Firefox 上操作半天唯一能用又免费的插件,还是无法使用 shared link,结果发现换 Brave 就正常了。看样子 ⬇️️ 是不会修好了,只能在浏览器和 KeePass 插件中间放弃一个了(瘫

github.com/subdavis/Tusk/issue

这位要冰的顾客,手里接过一杯沉甸甸的可乐而不是一杯轻轻的冰块时,是掂量判断物重的机能模块没有打开,还是心里的良知没有被唤醒?那杯可乐凝结了多少机器的努力,流淌在多少人的心田,盛放在南方细雪里的外卖箱,送到──不应该是你的手上,气泡应该升腾在付了十块钱的人的嘴巴里,不是你的。你今日偷饮一杯可乐心中窃喜,殊不知明日可乐正义使者 @cola 就要倒持着玻璃瓶颈口,敲敲门闯进你的梦乡 :blobcatpeekknife: ──次日,可乐窃贼被发现饮可乐过量送入医院,案发现场墙上有犯人用可乐留下的讯息「Coca Cola Always pay their debits」

Show thread

麦乐送骑手把我的可乐给了另一个顾客,然后把他要的一杯冰给我了。

Show older
兎丸道館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